■本報記者朱珉迕
  曲陽路620號,一幢建於上世紀90年代、外牆斑駁的24層居民樓,推門而入卻別有洞天。
  整個樓道是彩色的。電梯間的天花板上掛著彩帶,每家每戶的信箱上貼著頗具“設計感”的畫片;書架、報欄分置牆邊,牆角的黑板報上寫滿了居民自發組織的活動安排:參觀西郊農產品交易中心、參觀曲陽污水處理廠……
  “更精彩的還在上面。”70歲的居民黨小組長、退休教師胡秀花把記者帶到24樓。往上走,閱覽室、視聽室、乒乓房一應俱全,牆上掛滿書畫作品,新鮮的花草植物從未斷檔。這處全樓居民共享的公共空間,被大家稱作“溫馨小屋”。
  大樓所在的虹口區曲陽街道赤三小區,不少鄰樓居民參觀過這裡,都會問胡秀花:“你們這兒的物業費是不是交得多?”胡秀花很得意:“一分不多,全是自己動手搞的!”
  7年多來,最早發起 “溫馨小屋”的胡秀花,吸引了大批志同道合的伙伴。從一個人的主意,到幾個骨幹的打理,再到如今幾十戶人家的傾力合作,“溫馨小屋”點燃了整棟樓的熱情。
  瞄準居民的“基本特質”
  剛搬入曲陽路620號時,胡秀花與不少鄰居一樣,感到“大樓是灰色的,生活空落落的”。
  從舊式里弄到水泥大樓,獨門獨戶的居住格局使鄰裡間變得陌生。很長時間里,整棟樓沒有任何供居民活動的公共空間,偶有一些電梯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面孔,也只知對方是“301”、“402”,點頭而已。
  “陌生人社會”的格局,持續了近10年。2006年9月,樓里的汪阿婆夫婦遭遇不幸,痛失唯一的愛女,老兩口悲痛欲絕。擔任黨小組長的胡秀花上門探望,不少居民也“不請自來”上門安慰二老,其中不乏胡秀花不曾見過的生面孔;幾位樓組長則自發排了班,輪番到老人家裡照顧。
  “每個居民其實都有力量,如果能發揮出來,這幢樓就會變得不一樣。”素來熱心的胡秀花發現,找回“熟人社區”並非沒有機會。她找來幾位樓組長,一起在樓下貼出一張“好人榜”,上面逐一寫下居民關愛鄰裡的點滴善行。那些天,“好人榜”前常常有人駐足觀看。
  恰好此時,樓下的門衛崗轉移到了小區門口,空出的7平方米門房間,被胡秀花一眼看中。她說服幾位樓組長,一起粉刷牆壁、搬來書架,並運來各種圖書雜誌和一臺電視機。一切裝飾停當,胡秀花向整樓居民做廣告:歡迎大家來這個“溫馨小屋”,“讓我們做社區主人、做鄰裡親人”。
  這是大樓第一次擁有真正意義上的“公共空間”。胡秀花說,自己瞄準了大樓居民的“基本特質”——老齡化程度高,外界交往少;生活瑣事隨時可能需要幫助,晚年生活亟待豐富。而只要這個公共空間讓人們熟絡起來,更多事情便會水到渠成。
  更大的公共空間
  對居民而言,7平方米的溫馨小屋很快就顯得太小了。胡秀花請來大樓里的退休醫生,每月在小屋為居民量血壓;每年除夕,她將老人請來同吃年夜飯。 下轉◆5版
  (上接第1版)日常開展的各種“沙龍”,亦使小屋門庭若市。
  不少“宅”在家中多年的老人甚至在這裡感受到“從未有過的快樂”。81歲的獨居老人石阿婆偶爾來一次“溫馨小屋”,發現鄰居顧阿婆與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,兩位老人越走越近,彼此以姐妹相稱。
  到2010年,胡秀花身邊聚集起一批鐵桿 “粉絲”,其中包括10餘位黨員骨幹和志願者。他們開始“建章立制”,“溫馨小屋”有了一個“辦事組”,並下設宣傳、文體、敬老服務等數個小組。胡秀花把目光投向樓頂空置的3層“技術層”,希望“擴建”。
  大樓共有24層民宅,很少有居民知道,24層以上還有3層微型非居住用樓,長年被物業公司占用。胡秀花帶著“辦事組”成員找到物業公司,希望對方能夠讓出這片理論上屬於全體業主的空間。“居民們需要這個地方”,她說。
  在街道協調下,物業公司終於被胡秀花和同伴們說服。他們把堆滿雜物、髒亂不堪的兩條走廊、一個40平方米大房間和幾個小房間留給居民們。幾個月後,這裡的面貌截然不同——25層成了“竹廊”,牆上掛著與竹有關的書畫作品,走道兩旁擺上供人讀書看報的桌椅;26層的衛生間被打掃一新,窗口放著跑步機;27層則兼具乒乓房、視聽室,成了“多功能廳”。
  作為“溫馨小屋”的升級版,這裡幾乎全由居民一手打造——書畫出自居民之手,跑步機來自居民捐贈,清理佈置則由胡秀花和同伴們完成。這裡同時被居民稱作“康樂家園”,在胡秀花看來,居民們不僅有了更大的物理空間,自治亦開始如魚得水。胡秀花說,她也感謝街道的支持和物業的配合,“如果沒有他們撐一把,這些事做不下來。”
  “幫他們激活資源”
  早在2007年,街道就開始關註胡秀花和她的小團隊。當年,曲陽街道負責人來到溫馨小屋。在與老人們共度一個下午後,街道領導頗受觸動。
  “街道領導告訴我們,大家有什麼需求,街道會大力支持。”胡秀花回憶。居民們試探性地問街道領導“能不能借一臺淘汰下來的電腦給我們?”第二天,街道工作人員就把一臺電腦送上門。
  作為曲陽街道“小團隊建家園”項目的主力,5年多來,胡秀花的團隊數次得到街道類似支持。但更重要的支援,來自物質以外的層面。街道職能科室工作人員定期參加溫馨小屋的活動,同時也及時瞭解居民需求,這令小屋主人們感到很“來勁”。
  而在街道牽線搭橋與胡秀花個人魅力的雙重作用下,一批曲陽街道社區單位成了溫馨小屋的 “共建單位”。如今,曲陽醫院醫生每月定期上門為老年居民檢查身體,溫馨小屋為每個老年人自製了一份健康記錄卡,5年來4000多人次的血壓測量數據都記錄在冊。一些社區企業,則經常為溫馨小屋提供“物資援助”。
  “胡老師的個人能力極其出眾,她能夠把人和資源吸引起來。而街道發現了這樣的熱心人,應當給他們以支撐,幫他們樹立起在社區的威信。”在曲陽社區(街道)黨工委書記趙強看來,“溫馨小屋”的成功對街道亦是啟示,“不是簡單地給錢,而是幫助他們激活資源,這樣一個人的熱情才可能持續擴展。”
  一個人的熱情,如今已然覆蓋整幢樓。當年籌建溫馨小屋的9人志願者團隊,如今擴大至50餘人,他們自發排班,義務維護溫馨小屋的日常運轉;志願者們還陸續與樓里獨居老人結對,每位老人都有一本“守望相助聯繫卡”。在這棟擁有百餘戶人家的大樓,參加過溫馨小屋活動的居民,幾乎達到100%。
  記者手記
  讓熱情可持續
  作為一個典型的社區“熱心人”,胡秀花既有出眾的能力,也有自己的幸運。一位年屆七旬的退休老太太,能調動起周邊乃至整幢樓居民的參與熱情,並且借助眾多外部力量將一處公共空間打造得有聲有色,其社交能力已無需贅言;而能獲得眾多方面尤其是政府、社區單位的有形與無形支撐,亦是其成功的秘訣。
  在一個社區里,多多少少會有熱心腸的人。但個體的熱情如何可持續地影響到更多人,乃至形成一種整體的熱情,則是真正檢驗社區建設成效的環節。換言之,熱情需要被有效地固化,才不會過早消散以至曇花一現,而這種固化本身是一門學問,它需要個體的努力,亦需要環境的支撐。
  曲陽街道對“溫馨小屋”的扶持,乃至其開展的“小團隊建家園”項目,即體現了這種努力。建社區家園歸根到底靠居民自己,政府需要為居民個體搭一個台,做一些培育,讓他們有充分施展能力的可能。這種培育更多來自製度和精神以及“軟性”的資源上面,比如幫助熱心人建一個關係網等等;若只是簡單“撒錢”,怕也換不來溫馨小屋這樣的成功。
  (原標題:一個人激活一幢樓的熱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q66qqzr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